第21章 龍爪途艱,氣感初現
夜漸深,海上的寒氣愈發刺骨。眾人將能找到的帆布、舊漁網等物緊緊裹在身上,依舊感到寒意陣陣。小利冷得瑟瑟發抖,小臉發青,即便在花嫂懷中也難以抵禦。
墨衣見狀,微微皺眉。他雖靈力消耗巨大,但尚有些許殘存,足以施展一些低階法術。他示意眾人圍攏,隨即盤膝而坐,雙手掐訣,口中默念法咒。只見他指尖微光一閃,一股無形的暖流以他為中心緩緩擴散開來。並未出現明火,但周遭的空氣卻奇異地溫暖了起來,驅散了不少寒意。這正是紫靈谷一種精妙的控火法門,能聚攏火行靈氣,卻不使其化為烈焰,只取其溫煦之意。
眾人感受到這突如其來的溫暖,精神為之一振,紛紛向墨衣投去感激的目光。鐵舟更是搓著手,憨厚地笑道:「大人真是神仙手段!」
小平則在一旁默默地觀察著墨衣施法的過程,他注意到墨衣指尖的微光,以及周圍空氣中那股難以言喻的能量波動。他心中暗自思索:「這便是……運用靈力嗎?似乎與我昨夜嘗試吐納時丹田產生的暖流有所不同,卻又有某種共通之處……」他將這份感悟牢牢記在心底。
一夜無話,在墨衣微弱火行法術的庇護下,眾人總算勉強抵禦了海上的寒夜。
當晚,待船上眾人再次陷入沉睡,小平的意識輕車熟路地進入了密室。
小安歡快地迎了上來,她的小臉蛋紅撲撲的,顯然白日裡在密室中「玩」得很開心,只是手中卻空空如也,她嘟著小嘴,有些委屈地拉著小平的「衣角」:「哥!小白說了,今天的棒棒糖要等你先學會一個新東西才能給我!哼,小白小氣!」
小平莞爾一笑,輕撫了一下小安的頭,隨即在心中呼喚:「小白,我今日練功時,感覺丹田的暖流似乎……似乎又比昨日強盛了一些,而且流轉之時,隱約能感覺到它在滋養我的四肢百骸,這是正常的嗎?」
「你的身體對《健體精要》的功法反應良好,加之墨衣的丹藥持續發揮效用,以及此處『保護層』內相對精純的能量環境對你靈魂的滋養,你體內的『氣感』有所增強,並開始初步反哺肉身,乃是預料之中的進展。」小白平靜地回應道,「這對你後續的身體機能恢復,以及你嘗試理解和掌握此方世界的特殊力量,都有著積極的奠基意義。」
小平聞言,心中一定,隨即道:「小白,我想繼續研習那本關於靈氣與基礎修煉的『書籍』,特別是那套『引氣訣』。」
密室內書桌上那本玉石般溫潤光澤的「書籍」隨著小平的意念瞬間出現在他「眼前」緩緩打開,清晰的文字一一呈現。
書中詳細闡述了「天地靈氣」的無處不在,以及人體如何通過特定的法門去「感應」、「吸納」並最終「煉化」這些游離於天地間的能量為己用。
關於「靈根」,書中以更為形象的比喻解釋道,靈根如同人體內一道與天地靈氣天然親和的「靈竅」或「根須」,能更高效地接引和轉化靈氣。擁有品級上佳靈根者,修煉起來事半功倍,一日千里。但書中亦強調,即便天生靈根不顯,或靈根資質平庸,若能尋得精妙的法門,並輔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恆地「吐納導引」、「積精累氣」,亦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在體內修煉出「後天之氣」。此氣雖不及先天靈根者所納靈氣精純霸道,卻也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若有機緣,未嘗不能洗髓伐毛,甚至在日後漫長的修行中,尋得彌補先天不足、逆天改命的契機。
那套「引氣訣」,不僅有著更為繁複精妙的吐納呼吸之法,更輔以多種配合不同時辰、不同環境的「觀想存神」之術,以及引導初步煉化的氣息沿特定經脈路線遊走周身的詳細圖解與步驟,其核心要義便在於提升修煉者對天地間游離靈氣的「感應」敏銳度,以及對吸納來的能量進行初步「煉化」的效率。
小平在密室中,完全沉浸在「引氣訣」的玄奧之中。在「小白」潛移默化的輔助引導下,他感覺自己對周圍虛空中那些若有若無的能量粒子的感知,似乎比在外界時更加清晰和敏銳。他嘗試著按照「引氣訣」所述,觀想丹田為一輪初升驕陽,吸氣時引天地光熱之氣匯入,呼氣時則將體內濁氣排出。漸漸地,他丹田處那股暖流,隨著功法的運轉,愈發活躍,甚至隱隱有了一絲想要自行流轉的趨勢。
修煉之餘,他又想起林叔那快如閃電、例不虛發的飛刀技藝,以及墨衣那晚施展的、雖無明火卻能驅散寒意的精妙控火之術,心中對掌握實際力量的渴望愈發強烈。他向「小白」請求道:「小白,能否再次回放林叔在夜襲中擲出飛刀的瞬間,我希望能看得更清楚一些,特別是他發力時肩、臂、腕的細微動作。還有墨大夫昨夜施展那控火暖身法術時,他指尖靈力的流轉軌跡和口中默念的法咒(如果能記錄到的話),我也想仔細觀摩學習。」
「小白」應允,隨即調動能量,「保護層」的牆壁上,那面奇異的方鏡再次亮起,如同前世的投影屏幕般,清晰地「播放」出相關的記憶片段。畫面被極度放慢,林叔每一次肌肉的賁張、每一次手腕的翻轉都清晰可見;墨衣施法時,雖然口中的法咒因距離和環境音的干擾而模糊不清,但他指尖縈繞的微弱靈力光暈,以及那股獨特的能量波動頻率,卻被「小白」精確地捕捉並呈現出來。
小平全神貫注地觀看、揣摩、記憶,雖然他明白自己目前尚不具備模仿的基礎——無論是林叔那深厚的內家勁力,還是墨衣那需要靈力催動的法術——但這些直觀而清晰的影像,卻如同在他心中播下了無數顆名為「力量」的種子,只待日後生根發芽。他甚至嘗試著在密室中,模仿林叔擲飛刀的動作,雖然手中無物,卻也比劃得有模有樣,小白還會從旁進行肌肉發力方式的引導與修正,讓他對力量的運用有了初步的體會。
夜裡,小船孤零零地漂在大海上,四周黑漆漆的,只有浪花拍打船身的聲音。月光淡淡地灑在海面上,像一層薄紗,偶爾有幾顆星星眨著眼,彷彿在陪著小船。
時間慢慢流逝,東方的天邊開始泛起一絲魚肚白。那是黎明的第一縷曙光,像是害羞的少女輕撫著天際。海面也漸漸從深藍變成淺藍,波浪在晨光中閃閃發亮,像是無數顆鑽石在跳舞。太陽終於從海平線升起,金黃色的陽光灑滿整個海面。
朝陽終於從海平線升起,溫暖的光芒籠罩著小船,彷彿在說:不管黑夜多長,黎明總會到來。
接下來的航程愈發艱苦。船上的漁具簡陋陳舊,加之眾人多不擅深海捕魚,捕獲的海魚寥寥無幾,僅夠所有人勉強分食幾口,聊勝於無。淡水更是被嚴格控制到近乎苛刻的地步,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不足半碗的量,剛夠潤濕乾裂的嘴唇。持續的飢餓與口渴,如無形的枷鎖,緊緊勒在每個人的心頭。
老五的傷勢在「清露丸」的壓制下雖未繼續惡化,但因缺乏良好的醫治條件和充足的營養,恢復得極為緩慢,時常因傷口抽痛而發出低低的呻吟,讓聽者揪心。
小利因缺水和食物不足,變得愈發虛弱萎靡,大部分時間都無精打采地依偎在花嫂懷裡,偶爾發出幾聲貓兒般的低泣。小順也沒了往日的活潑好動,時常呆呆地望著無邊無際的海面,小臉上滿是與年齡不符的憂慮。船上的氣氛壓抑而沉重,除了必要的划槳聲和風帆鼓動的聲音,幾乎聽不到任何多餘的交談。
鐵舟和花嫂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卻又無計可施。他們總是將自己分到的那份少得可憐的水和食物,想方設法省下來留給孩子們,自己則默默忍受著飢渴的煎熬。
在如此困境之下,小平求生的意志卻愈發堅定。他深知,坐以待斃只有死路一条。白日裡,他除了堅持修煉「引氣歸元樁」和「引氣訣」,腦中也在不斷思索著任何可能的自救之法。
午間,趁著海面風浪稍緩,林叔正在船頭警惕地瞭望。小平深吸一口氣,走到林叔身旁,恭敬地行了一禮:「林叔,晚輩有一事相求。」
林叔回過頭,見是小平,神色緩和了些許:「何事?」
「林叔,」小平誠懇地說道,「昨夜刺客來襲,目標明確,顯然是衝著晚輩來的。晚輩不願再成為大家的負累,希望能學得一二防身之術,至少在危急時刻,不至於手無縛雞之力。晚輩見林叔那夜飛刀技藝出神入化,不知……林叔可否指點晚輩一二投擲之法?」
說著,小平從甲板上撿起一塊約莫指甲蓋大小的碎木片,學著記憶中林叔發力的模樣,深吸一口氣,猛地將木片擲出。那木片在空中打了幾個旋,歪歪扭扭地飛出數尺遠,便無力地落入海中。動作雖簡陋粗糙,卻也隱含了幾分昨夜林叔發力時的影子,尤其是那手腕最後一抖的動作,竟有七八分相似。
林叔見狀,眼中精光一閃,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他仔細打量著小平,沉聲問道:「你……你這小娃,只在那夜匆匆一瞥,便能模仿至此?」他清晰地記得,那夜情況危急,小平應是驚魂未定,如何能將他的動作看得如此真切,甚至模仿出幾分神髓?就算這娃真有十二歲,這觀察力和模仿能力,未免也太過驚人!
林叔素來看重資質與心性,此刻見小平在如此困境下,非但不曾消沉,反而主動求教,且展現出如此天賦,愛才之心頓時油然而生。他點了點頭,道:「孺子可教。投擲之術,看似簡單,實則博大精深,講究眼到、手到、心到。你且看好……」
林叔耐心指點小平投擲的基本要領,從站姿、取物、瞄準,到發力、出手、隨勢,一一講解,並親身示範。
他並未直接傳授內勁運用之法,只教了些基礎的發力技巧和準頭練習,但對小平而言,已是受益匪淺。
小平學得極為刻苦,船上沒什麼可用來練習,只能撿拾船上的小石子或木塊,對著船倉反覆練習,雖談不上百發百中,但準頭和力道卻也在穩步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